![]() |
|
|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老干部 > 精准服务 > 养生知识 |
| 尿都憋不出,还在硬扛?前列腺增生该动刀的几个危险信号 | 泌”不可分 |
| 时间:2025年10月25日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
|
“年纪大了,夜里多跑两趟厕所很正常吧?” “吃药就能顶过去,挨一刀多不值?” 如果你或家里的长辈也这么想,请务必把这篇文章读完。前列腺增生(BPH)确实常见,但绝不是“忍忍就过去”的小毛病。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手术不再是选择题,而是保肾、保命的必答题。 一、先给前列腺“定位” 前列腺长在膀胱出口,像一枚“戒指”套在尿道开头。年纪越大,“戒指”越粗,尿道被勒得越来越细,于是出现: 储尿期:尿频、尿急、夜尿≥2次 排尿期:等半天、尿线细、断断续续 排尿后:滴滴答答、总感觉没尿干净 当这些症状升级到“危险版本”,就离手术台不远了。 二、出现6大红灯,别再拖 反复尿潴留 今天插导尿管,拔了又憋,再插再拔仍“一滴不剩”,医学上称“二次及以上尿潴留”——这是绝对的手术信号。 憋出膀胱结石 尿排不净,矿物质沉积成石,石头又刮伤黏膜,血尿、刺痛轮番上阵。只要B超提示“膀胱结石+增生”,医生都会建议同期手术。 尿路感染“打游击” 一停药就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热腰痛,半年≥2次。感染根源是“余尿”养菌,手术通畅引流才是治本。 肾功能拉警报 长期高压膀胱把尿液“顶”回肾脏,B超提示“肾积水”,抽血肌酐升高,此时再不动刀,下一步就是不可逆肾衰。 血尿止不住 增生表面血管怒张,一用力、一便秘就“尿血如茶”。若反复肉眼血尿、药物止不住,还得手术切掉“肇事”组织。 生活质量跌到谷底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0分,夜尿≥5次,出门先找厕所、睡觉分段进行,药物3-6个月仍无效——这也属于“相对必开”。 三、常见疑问,一次说清 1.“吃药能缩小前列腺,为啥还要切?” 5α-还原酶抑制剂确实能让腺体“瘦身”20%-30%,但需6-12个月才见效;若已出现上述并发症,等待=给肾、膀胱“上刑”。 2.“年纪大了,麻醉扛得住吗?” 现代前列腺手术90%以上经尿道完成,没有体表刀口,恢复相对较快;高龄合并心肺疾病者,可做“激光剜除”等更温和的方式。 3.“听说切了会‘射不出来’?” 最常见的是逆行射精(精液流入膀胱),但对勃起功能影响极小;相比之下,夜夜憋尿、肾衰血透的痛苦和危险显然更大。 四、在家自查3步法 记录24小时小便次数和每次尿量,夜尿≥2次就要警惕。 用手机秒表测“排尿时间”:正常≤30秒,若>60秒且尿线细,说明梗阻明显。 去医院做泌尿系彩超+残余尿测定,残余尿>200mL、肾积水、膀胱结石任一条,都提示高度危险。 小结——“忍”字当头,伤肾又伤身 前列腺增生就像门缝被越夹越紧,早期药物+生活调整能“缓开门”,一旦出现反复尿潴留、膀胱结石、顽固性感染、肾积水或重度血尿,这扇门随时可能“反锁”。及时手术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把即将报废的下水道一次疏通,让膀胱、肾脏重回正轨。别让“还能忍”变成“来不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