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老干部 > 理论实践 > 要闻发布 |
全市上下动真碰硬确保改有成效 问题“马上办” 服务“长效暖” |
时间:2025年08月01日 来源:天津日报 |
“有了‘二次吹哨’机制,就算是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现在也能快速解决。”看到困扰街坊四邻的污水外溢、建筑垃圾堆积问题一次性得到妥善处理,宁河区芦台街道商业道社区居民孙大爷感到特别满意。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作实际,以动真碰硬的整改力度、破解难题的扎实进度、用心用情的服务温度,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植于心、外化于行。 紧盯民生“痛点” 打通制度“堵点” “以前要是想从村卫生室转诊到宁河区医院,非常耗时费力。现在区里推行‘一号制转诊’和‘一键预约’机制,我们拿着基层医疗机构的挂号单,72小时内可直通宁河区医院,无需额外挂号,还能远程诊疗,村卫生室没有的药品,由远程诊疗的医生从宁河区医院开出,直接快递到村里。”宁河区七里海镇任凤庄村糖尿病患者李大爷笑着说。 医德医风关乎群众切身感受。宁河区坚持开门教育,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规章制度的“盲点”,有的放矢“对症开方”、打通“堵点”。对于群众就医问题,该区推动医共体牵头医院组织专家团队下沉18家基层卫生院,通过义诊、座谈等形式收集患者反馈,发现大量患者在转诊或跨院就医时面临重复检查问题,尤其在慢性病管理和急诊救治领域需求迫切。 群众期盼和民生“痛点”就是改进作风的发力点。针对这一需求,宁河区建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5个信息互联中心,制定《宁河区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内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现在,像李大爷这样的糖尿病患者就可在基层卫生院完成糖尿病检查并享受医保报销,年节省检查费用近千元。 “近年来,我区‘吹哨报到’机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事项因跨部门职责、政策壁垒或资源不足等未能有效解决。”宁河区网格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举例,日前,芦台街道多次吹哨反映商业道社区一处污水管网淤堵外溢、建筑垃圾堆积等问题,因涉及的城管、水务、住建等部门权责不清、相互掣肘,问题一时无法解决。 着力破解基层不敢吹、不愿吹、吹不动等问题,宁河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委社会工作部、区网格中心深入基层调研,并研究出台《宁河区关于进一步优化“吹哨报到”机制的实施办法》,将吹哨事项细分为“一次吹哨”和“二次吹哨”,为破解跨部门、跨层级的治理顽疾提供了制度性解决方案,从体制机制上破解经常提、经常改又反复出现的难题。 聚焦“急难愁盼” “烦心事”变“暖心事” 今年夏天,家住东丽区万新街道海颂园的沈阿姨彻底告别了“雨夜难眠”。入汛前,街道开展维修工程,修复了小区外墙体的保温层,居民家中的窗户也被重新加固密封。 不只是海颂园,该街道好新家园、增兴家园两个小区的居民面临同样的问题。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万新街道以动真碰硬的态度成立专项工作组,积极筹措维修资金,制定“一户一策”维修方案,全程监督施工进度,严把质量关、进度关,在汛期来临之前推动工程全面竣工,为这3个小区90余栋楼的3000余户居民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心病。 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东丽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找准找实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百姓“烦心事”变“暖心事”。东丽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区聚焦民生诉求,实施东丽区20项民心工程,围绕就业保障、扶弱助困、品质养老、助残暖心、惠民安居等方面聚力攻坚,推进民心工程取得新进展。同时,建立党建引领社区“关键实事”工作机制,社区党组织结合群众需求牵头领办“关键实事”项目108个,16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协调保障,合力推动物业管理、便民服务、民生就业等54件实事项目落实落地。像畅悦华庭社区建设智能停车场、詹安里小区下水管网提升改造等目前已竣工。 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新变化的,还有东丽区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取得新突破。比如,创新使用“司法保障+群众调解”的方式,积极破解万新街道利福路国企宿舍拆还迁项目遗留问题,推动28户未还迁户中的25户完成选房。同时,大力推动解决无瑕街道秀霞里社区二期项目的还迁工作,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关和还迁安置档案审核关,平稳有序完成还迁选房和入住签约工作,让480余户居民实现安居梦。 东丽区还把“随意向基层转嫁责任、摊派任务”“文件会议和督查考核多”等突出问题纳入集中整治台账,持续推进精文简会,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通过面向街道(园区)、社区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基层干部对减负工作满意度较去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 |
|